
所谓收入房价比 (HousingPrice-to-IncomeRatio),是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与 住房价格 之比。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以北京为例:一个工作三年的大学生,月入5千、年入6万左右;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平均150万左右,两者相除,比值大约1:2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过高的房价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严格的法律调控,以实现合理房价的目标。本文将从法律调控的角度,探讨如何保障合理房价的实现。
一、合理房价的法律调控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法律政策,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合理房价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加强土地供应管理
土地是房地产市场的基础资源,合理的土地供应对于控制房价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通过加强土地供应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降低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稳定房价。
实施房地产信贷政策
信贷政策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通过调整银行信贷政策,限制过度放贷,遏制投资性购房,从而降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稳定房价。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政府通过加大住房公积金、廉租房、公租房等住房保障力度,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缓解房价压力。同时,政府还鼓励发展租赁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促进房价平稳发展。
二、保障合理房价的法律措施
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
政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如虚假宣传、哄抬房价等,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完善房屋租赁市场法规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房屋租赁市场的法规,确保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促进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减轻房价压力。
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信用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信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引导企业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秩序。
合理房价的法律调控与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法律调控和保障措施,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