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是有别于划拨和出让的一种土地使用权类型。根据《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国家根据需要,可以一定年期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后授权给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控股公司、作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国有投资公司、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单位或个人,由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而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除出让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各种方式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从上述规定来看,在制度设计上,我国将划拨土地使用权定位在公益事业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上。
一、授权经营的概念及特点
授权经营是指被授权方按照授权方的指示或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其特点是:1) 授权方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2) 被授权方在一定期限内享有被授权的权利和义务;3) 双方之间存在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授权经营的法律依据
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订立合同,约定一方将其权利义务转让给他人。本法所称权利、义务,包括财产权、知识产权和其他人身权利等。因此,授权经营属于一种合同行为,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约束。
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所有人可以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因此,如果授权方是商标所有人,则其有权将商标使用权许可给被授权方。同时,被授权方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商标权益。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虚假宣传等手段,误导消费者进行购买或者消费。因此,被授权方在进行授权经营时,需要注意不要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授权经营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风险:授权经营可能会引发侵权纠纷、商业秘密泄露等问题。例如,被授权方未经授权使用授权方的商业机密或侵犯了授权方的知识产权,导致授权方遭受经济损失。
防范措施:双方应当签订详细的授权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被授权方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好授权方的利益;如果发生纠纷,双方应当积极协商解决,如无法协商一致,则可向有关部门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