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学中,内点、孤立点必属于E,外点必不属于E,边界点、聚点可属于E可不属于E。
内点:1属于E2存在一个邻域全含于E.
外点:1不属于E2存在一个邻域全含于E的补集,即存在一个邻域∩E=∅.
边界点:全部邻域同时有属于E、不属于E的点.
聚点:全部邻域都有E的无穷多点.
孤立点:1属于E2不是聚点,即存在一个邻域∩E={该点}.
外点法律是一种解决国际边界争端的法律原则,它的核心思想是“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以外点为界”。这一原则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当时国家间的边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各国开始采用这种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的划分方法。
外点法律的主要原则包括:(1)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2)以外点为界;(3)公平、公正;(4)和平解决争端。这些原则使得外点法律成为一种相对简单、易于操作的解决边界争端的方法。
然而,外点法律并非完美无缺,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际控制线的划定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等,这使得实际控制线的划定变得复杂且容易引发争议。外点法律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因为他们可能被划入边境内而受到不公平对待。外点法律在处理一些特殊情况时,如领土争端、水资源分配等问题时,可能无法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
尽管如此,外点法律仍然是国际社会在处理边界争端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将外点法律纳入到自己的法律体系中,并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随着国际法的发展和完善,外点法律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解决国际边界争端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