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扣划法律解读与实际操作(司法扣划是什么意思)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09-19 06:33: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司法扣划是指人民法院通过银行或者信用合作社等单位,将作为被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存款,按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规定的数额划入申请执行人的账户内的执行措施。这是一种强制性的程序,用于执行法院的判决或裁定。

扣划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对特定财产进行暂时性的征收或者扣留的行为。扣划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文将对扣划的定义、法律依据、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扣划的定义

扣划是一种法定强制措施,主要用于解决民事纠纷和行政争议。在扣划过程中,有关国家机关或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对特定的财产进行暂时性的征收或者扣留,以保障债权人或者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

二、扣划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方式之一即为扣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规定,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时,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行政诉讼中,如果行政机关未履行法院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申请人可以申请法院对行政机关的财产进行扣划。

三、扣划的实际操作

扣划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申请扣划:当一方当事人认为对方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扣划。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立案审查: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会依法受理申请,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被申请人发出扣划通知书。

扣划执行:被申请人收到扣划通知书后,应当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法院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将依法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扣划。

扣划结果公示:扣划完成后,人民法院会将扣划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扣划作为一种法定强制措施,旨在保障债权人或行政机关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扣划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