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婚两年被称为“布婚”,象征着两年的婚姻比一年的婚姻更加牢固,不会一碰既破,但仍旧是比较薄弱的,需要双方一起去经营、去维系。
在中国,结婚是人生中重要的一件事,而结婚两年则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婚姻阶段。在这个阶段,夫妻双方享有一些法律赋予的特殊权益。本文将详细介绍结婚两年的法律规定及其相关内容。
一、结婚两年的法定婚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的,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一规定意味着,结婚两年时,男女双方都已经达到了法定婚龄。
二、结婚两年的财产权益
婚后财产增值部分归属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非另有约定,一般为夫妻共同所有。婚后所得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知识产权等,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当这些财产在婚后增值时,增值部分应视为夫妻共同所有。这意味着结婚两年后,夫妻双方共同拥有婚后财产增值的部分。
继承权扩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配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遗产,除非另有约定,一般为夫妻共同所有。这意味着结婚两年后,夫妻双方在对方去世时可以继承对方的遗产。离婚后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遗产,也属于夫妻共同所有。
三、结婚两年的抚养权与探视权
子女抚养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结婚两年后,虽然夫妻双方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在子女抚养方面,双方仍需履行抚养教育义务。如果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子女抚养权,应征得对方同意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子女探视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结婚两年后,尽管夫妻已经离婚,但在子女探视方面,双方仍需履行协助义务。如果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子女探视权,应征得对方同意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结婚两年的离婚权利与义务
离婚自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结婚两年后,夫妻双方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依法申请离婚。
财产分割与赡养费支付
离婚时,夫妻双方应当协议处理财产问题。如果协议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赡养费问题,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教育费用由父母承担。已满十八周岁的子女无劳动能力又无法维持生活的,父母应当给付赡养费。结婚两年后的离婚案件中,法院会在判决财产分割和赡养费支付时充分考虑夫妻双方的实际状况。
结婚两年是法律规定的特殊婚姻阶段,此时夫妻双方享有一些特殊的法律权益。了解这些权益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婚姻问题时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