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乡村振兴促进法: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乡村振兴促进法原文)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09-12 20:55: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于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该法是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制定的。

以下是该法的全文: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第四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第二章 产业发展

第五条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第六条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第七条 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第八条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促进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发和销售。

第九条 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农村电商网络建设和运营维护。

第十条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不动产登记制度。

第十一条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章 人才支撑

第十二条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或者到农村创业就业。

第十三条 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类主体在农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培训活动。

第十四条 支持建立以家庭农场为核心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机制。

第十五条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工作。

第四章 文化繁荣

第十六条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掘和利用本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第十七条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和服务网络。

第十八条 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第十九条 加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第五章 生态保护

第二十条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治理思路,推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能力提升工作。

第二十三条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章 组织建设

第二十四条 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

第二十五条 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政府负责制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第二十六条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工作。

第七章 城乡融合

第二十七条 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第二十八条 推动城乡规划统筹协调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第二十九条 建立健全城乡人口流动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

第八章 扶持措施

第三十条 建立财政支持机制,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

第三十一条 建立金融支持机制,发挥信贷资金作用,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项目投资。

第三十二条 建立土地支持机制,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并适度流转。

乡村振兴促进法是为了推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

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

二、基本原则

乡村振兴促进法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共同繁荣,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三、主要任务

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了以下主要任务: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人才素质,支持农村创新创业。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施农村绿色发展战略,构建美丽乡村。

传承和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

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繁荣。

乡村振兴促进法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要深入学习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