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将对劳动合同的法律要点进行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法律工具。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
合同主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
合同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
合同形式: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
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固定期限一般为三年,无固定期限则至劳动者退休或者合同期满后终止。
二、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支付劳动者工资,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工作,并完成工作任务。
劳动合同期满前,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合同。但因劳动者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除外。
劳动合同的变更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未经协商一致擅自变更的,视为无效。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1) 连续旷工满一定天数;(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3) 泄露商业秘密或者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4) 其他法定情形。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1)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2) 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3)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解除后,劳动者享有以下权利:(1) 获得已工作的经济补偿;(2) 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3) 如果符合条件,可以再次就业。
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