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只要是夫妻双方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就财产分割协商一致的,法院认定为合法有效。因此,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是有效的。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并以书面形式约定的协议。在我国,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受到法律保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对婚内财产分割协议进行分析。
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法定程序分割。”这表明,我国法律允许夫妻在离婚时通过协议的方式处理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应当由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夫妻双方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这说明,婚内财产分割协议自双方签字或者盖章之日起生效。
二、实际操作
确定财产范围:在签订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之前,夫妻双方应当明确财产的范围,包括房产、车辆、存款、股票、债权债务等。如有需要,可以通过聘请专业律师进行财产清单的梳理和确认。
确定分割比例:根据夫妻双方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可以约定各自拥有的财产比例。在确定比例时,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婚姻期间的贡献、财产增值等因素。
确定具体分割事项:在协议中详细列明各项财产的具体分割事项,如房产的过户手续、车辆的过户手续等。如有需要,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签订协议:双方当事人在对财产分割事项达成一致后,签订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在签订过程中,注意保留好协议书原件,以备日后查阅和证明。
生效与执行:婚内财产分割协议自双方签字或者盖章之日起生效。在生效后,如有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是一种合法有效的解决离婚时财产分割问题的途径。在签订协议时,夫妻双方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充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协议的顺利签订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