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这里所说的“被胁迫参加犯罪”是指行为人受威胁被迫参与犯罪。胁从犯本不愿意参加犯罪,只是因为迫于他人的暴力或者精神威逼才作犯罪的选择,参加了共同犯罪的实施 。
一、胁从犯的法律定义
胁从犯是指在犯罪活动中,受到犯罪分子的胁迫或威胁,参加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胁从犯在犯罪过程中起辅助、促进作用,对整个犯罪行为的发起、实施和结果承担较小的责任。
二、胁从犯的刑事责任
自愿性原则:胁从犯在犯罪过程中,如果自愿参加,且对犯罪行为的性质、后果等有明确认识,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从犯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胁从犯,可以比照主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处罚幅度,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定。
免责事由:在特定情况下,胁从犯可以因立功表现或者具有其他法定免责事由而免予刑事处罚。
三、胁从犯的量刑标准
自愿性原则:对于自愿参加犯罪活动的胁从犯,应当根据其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罪行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从犯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处罚幅度,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定。
免责事由:在特定情况下,胁从犯可以因立功表现或者具有其他法定免责事由而免予刑事处罚。
胁从犯在犯罪活动中起辅助、促进作用,对整个犯罪行为的发起、实施和结果承担较小的责任。在处理胁从犯的刑事责任时,应当充分考虑其自愿性原则和从犯处罚标准,以确保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