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税是指通过法定程序由最高权力机关公布税法、或授权拟定条例以草案形式发布开征,具有独立的计税依据并正式列入国家预算收入的税收。在中国现行税制中,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都属于正税 。
正税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纳税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正税是征收管理的基本对象,也是税务部门行使职权的主要依据。本文将从正税的法律规定、税收政策以及征管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正税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法》:《税收法》是规范国家税收行为的基本法律,对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征管等方面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根据《税收法》,正税是指纳税人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是关于增值税征管的具体法规,对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税率、计税方法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正税是指纳税人按照法定税率计算并缴纳的增值税款。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除了上述两部法律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正税进行了规定,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基础,为正税的征收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税收政策
税率调整:国家税务总局会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情况,对正税税率进行适时调整。例如,近年来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我国多次降低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正税税率。
优惠政策:为了鼓励创新创业、支持特定行业发展等目的,国家税务总局还会制定一系列正税优惠政策。例如,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等,可以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
三、征管措施
申报征收:纳税人应按照法定期限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正税。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的申报情况进行审核,确保纳税人依法纳税。
稽查查处: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进行评估,并定期开展稽查工作。对于发现的逃税行为,税务机关将依法予以查处。
信息共享:为了提高征管效率,税务机关会与其他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打击逃税、套票等违法行为。
正税作为税收征管的基本对象,其征收和管理涉及到众多法律法规、税收政策以及征管措施。各级税务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正税的征收与管理,确保国家税收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