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占有是指以物属于自己所有(所有的意思)的占有;无所有的意思,仅于某种特定关系支配物的意思的占有是他主占有。 自主占有不以享有所有权为前提。所有人的占有通常为自主占有,小偷的占有、侵占遗失物的拾得人的占有、不知无效的买受人的占有均为自主占有。
自主占有是指个人或法人依法对不动产或其他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在法律中,自主占有权受到不同法律法规的保护,主要包括合同法、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等。
合同法保护自主占有权
合同法是调整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规则。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约定自主占有权的内容。例如,房屋租赁合同中,出租人(房东)和承租人(租客)可以约定承租人在租赁期间对房屋拥有自主占有权。一旦双方当事人履行了合同约定,出租人就应尊重承租人的自主占有权。
物权法保障自主占有权
物权法是调整物权关系的法律规定。根据物权法的规定,物权分为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其中,所有权是最基本的物权,包括自主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当物权人依法取得物权后,他就有权对物进行自主占有、使用和收益。任何他人未经物权人同意,不得侵犯其自主占有权。
侵权责任法保护自主占有权
侵权责任法是调整民事侵权行为和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当他人非法侵占他人财产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邻居擅自占用公共绿地建房,影响了原业主的自主占有权,原业主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追究邻居的侵权责任。
自主占有权在法律中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保护措施。无论是合同法、物权法还是侵权责任法,都强调了对自主占有权的尊重和保护。因此,个人和企业在行使自主占有权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