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在收购完成后18个月内不得转让。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活动日益频繁。收购人在进行收购活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本文将从收购人的权权利与义务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收购人的权利
股权转让权:根据公司法规定,收购人有权按照市场价格购买被收购公司的股权。在股权转让过程中,收购人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与其他股东进行平等协商。
选择权:收购人在进行收购活动时,可以自由选择目标公司。在选择目标公司时,收购人应当充分了解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市场地位等方面的信息,以确保收购行为的可行性。
优先购买权:如果目标公司存在其他股东拟出卖部分或全部股权的情况,收购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这有助于收购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
知情权和查阅权:根据公司法规定,收购人在进行收购活动前,有权对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内部管理制度等进行查阅。收购人还应当对目标公司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保密信息予以保密。
请求政府机关干预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目标公司涉嫌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存在严重纠纷等,收购人可以依法请求政府机关干预,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收购人的义务
履行合同义务:收购人在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约定的各项义务。同时,收购人还应当承担因违反合同约定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尽职调查:在进行收购活动前,收购人应当对目标公司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以确保目标公司的合法性、合规性和真实性。尽职调查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公司的股权结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法律风险等方面。
保护利益:在收购完成后,收购人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包括对目标公司的管理层进行调整,以确保新的管理团队能够为收购方创造价值;对目标公司的业务进行整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遵守反垄断法规定:在进行收购活动时,收购人应当遵守反垄断法的规定,避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者实施垄断行为。收购人还应当对目标公司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等进行合理评估,以确保收购行为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