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名字更改的权利与限制:法律解读(民法典规定一个人可以改几次名字)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03-30 04:33: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因此,一个人可以多次改名字,但是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规定。例如,未成年人因父母离异、再婚或收养关系要求变更姓名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需要更改自己的名字。那么,根据法律规定,一个人可以改几次名字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相关法律规定。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中国,公民有权依法更改自己的姓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规定:“公民有权依法改变自己的姓名、名称、绰号等。”这意味着,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一个人可以多次更改自己的名字。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更改名字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可以申请更改姓名:

变更抚养关系的;

收养关系成立后,被收养人要求变更姓名的;

其他依法需要变更姓名的情形。

如果一个人的名字含有侮辱、诽谤等不良信息,也可以依法申请更名。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向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更改姓名的理由和依据,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批通过后方可更名为新名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一个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多次更改名字,但并非每次更改都不需要任何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的规定:“公民有权依法保留原名。”这意味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个人可能需要保留自己的原名。例如,在办理身份证、护照等相关证件时,通常需要使用当前的名字。在涉及诉讼等法律事务时,法院也会要求当事人使用其真实姓名。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一个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多次更改名字,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一定的限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合法合规地完成姓名更改。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