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职务侵占立案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解析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03-18 11:22: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一、职务侵占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职务侵占: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规定,职务侵占罪的基本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主体要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公职人员;客体要件:单位财物;主观要件:故意;客观要件: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二、职务侵占立案标准

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职务侵占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多次实施:职务侵占行为必须是多次实施的,如果仅发生一次,就不能构成犯罪。

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损失严重后果:职务侵占行为必须给公司、企业等单位造成严重损失后果,如导致公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阻,甚至无法正常运转。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如挪用、私分国有资产等行为。

三、法律责任及刑罚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规定,犯职务侵占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罚执行方式:可以进行假释、缓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