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接触事故也会算作肇事逃逸,可能被处罚款和拘留。即使没有直接接触,但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交警出具交通认定书确认后,也属于肇事逃逸 。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辅助驾驶等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这些新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无接触交通事故。无接触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车辆之间发生碰撞,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法律责任以及寻求救济途径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法律责任的确定
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属于机动车一方责任的,承担百分之七十的赔偿责任;属于非机动车一方责任的,承担百分之三十的赔偿责任;属于行人、乘车人责任的,承担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因此,在无接触交通事故中,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驾驶员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员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指挥时,应当立即停车等候;遇有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有行人正在通过没有设置人行横道的道路时,应当停车让行。”如果驾驶员未遵守上述规定导致无接触交通事故的发生,那么驾驶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方责任
在无接触交通事故中,如果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第三方的原因导致的(如路况、天气等),那么第三方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救济途径
协商解决
当事人可以自愿协商解决无接触交通事故中的纠纷,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协议。这种方式简便快捷,但适用范围有限。
调解
当事人可以向交通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所在地的人损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员会根据双方的意愿和事实情况,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调解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
诉讼
如果当事人无法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判决各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赔偿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