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工伤认定的34种情形及相关认定要点。如果您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具体的申请程序和相关法律要点可以参考以下链接 。
一、工伤申请的程序
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救伤员,同时报告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受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二、工伤申请的法律要点
事故伤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工伤申请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且需在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证据收集:受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当尽量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如现场照片、证人证言、医疗诊断书等。
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赔偿责任:经工伤认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包括治疗费、康复费、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补贴等。劳动者也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